2025年7月22日,揭阳普宁市船埔镇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技术赋能”——由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东莞市驻船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组织的“船埔镇2025年‘新农人’植保无人机应用培训班”成功举办。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以“智慧化引领农业监测新范式— 植保无人机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实践与应用”为主题的培训,背后有着“智慧农业”和“普宁科技赋能茶香突击队”两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的身影。这两支队伍的组建,正是东莞理工学院响应当地农业发展对智慧技术的迫切需求,结合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在无人机应用、智慧农业领域的专业优势而成立,成为此次校地联动送技下乡的核心力量。
该场培训采用“理论筑基+案例解析+实操赋能”的模式,精准对接当地生产需求。上午 9 时,吉告小学的理论课堂上,由“智慧农业”突击队成员率先展开《无人机应用技术》课程分享。他们系统剖析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核心问题,直指传统人工植保在效率、成本、复杂地形适应上的短板,并结合“农林植保服务”实际场景,详解无人机在农药喷洒、肥料播撒、作物倒伏检查等场景的应用逻辑,还介绍了无人机与无人车“空天地”一体化作业模式中无线图传系统的关键作用,让学员对技术价值有了清晰认知。




随后,“普宁科技赋能茶香突击队”突击队指导老师何伟锋主讲的《无人机植保作业规范与维护》课程,从行业态势到操作规范进行细致解读。课程通过典型案例展现无人机在效率、成本及环保精准性上的优势,解析固定翼、多旋翼等机型的核心系统,明确药液漂移防控阈值、标准化流程及应急预案,更强调设备全流程检查与维护技巧,为规范作业筑牢基础。
下午的杨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田间基地,实操演示环节,两支突击队成员深度参与,他们联合东莞市捷立特智能科技专业飞手团队,围绕“安全规范+实战技能”手把手教学:从高循环锂电池管理、机身结构检查到起飞前环境评估、禁飞区域识别,确保学员掌握“安全第一课”;随后演示的预设航线规划、自动巡航、实时图像回传等技能,模拟当地农田喷药、肥料播撒场景,让技术从理论落地为可操作的实战能力。面对学员提出的“山地作业航线优化”“小地块喷幅控制”等本地化问题,突击队成员与技术团队一同现场答疑演示,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生产难题的工具。


东莞市驻船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负责人李敏秋肯定了此次培训的成效,表示此次培训是精准施策的重要举措;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建文现场检查培训成效后强调,将持续与工作队联动,聚焦船埔镇农业需求,通过技术培训、资源对接等方式,培育本土智慧农业人才,推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船埔镇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撰稿及一审:何伟锋;二审:付皓珺;三审:邓维伟)